深刻理解、深入推进“极致对标”

    去年,公司针对复杂市场形势、对标挖潜目标与企业发展实际,在年中工作会上首创性提出了“极致对标”。时至今日,不仅公司的“极致对标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“极致对标”这一理念也被湖钢、湘钢集团充分认可。

    经过大半年的探索与实践,对于“极致对标”,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,也基本达成必须长期坚持“极致对标”的共识。而要进一步深入践行、推进“极致对标”,务必要科学、深刻理解其内涵,切实把握“三大前提”、做到“三个坚持”、推进“三项对标”。

    从内涵上看,极致对标既追求“客观目标的不断突破”,即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“理论极限目标”作为追求,将行业领头羊作为标杆,持续改进,精益求精,实现具体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指标螺旋上升;又强调“主观思想的持续革新”,即充分发扬“善于学习 艰苦奋斗 不断创新 争创一流”的企业精神,长期坚持、全面贯彻、不断弘扬奋斗精神、担当精神、斗争精神,为企业稳中求进、创新突破提供坚强思想保障。“极致对标”是对标管理的深化和延展,也是与时俱进的现实要求、“追求极致”的具象体现。

  “极致对标”要切实把握“三大前提”,即明晰自身实际、紧扣主线目标、突出创新驱动。

    准确把握“自我”,其中心要义是清醒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,不盲目乐观亦不妄自菲薄,不闭门造车亦不邯郸学步,而是按照补短板、强弱项、固底板、扬优势的总体思路,把我们体量、人才、燃料等方面的劣势尽量缩小一些,把我们成本、效率、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更好释放出来,走出符合新钢铁实际、具有新钢铁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   动中窾要,秉轴持钧。我们应当理性地认识到,依托公司目前的客观条件和发展现状,全面做到前列并不现实,核心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重点突破影响效益提升、制约指标改进、掣肘市场竞争的关键环节,在技术指标、运营效率、盈利能力等方面,一项一项地对、逐个逐个地抓,扎扎实实改进、认认真真挖潜,练强自身内功、扩大比较优势。

    追求极致,唯有创新!需要指出的是,“极致对标”既强调以“理论极限”为目标,更强调不能拘守旧思想、旧方法,被“理论极限”所“裹足”。而是要开足创新这台“引擎”的马力,坚持以问题、目标、结果为导向,探索性解决问题,开创性推进工作,突破旧“极限”,站上新“高峰”。

  “极致对标”要切实做到“三个坚持”,即坚持自我批判、坚持持续改进、坚持全员联动。

   没有行业冰点时期的一系列自我批判和自我颠覆,就难有随后数年的硕果累累和脱胎换骨。主动“追求极致”,持续“极致对标”,无疑要以自觉的“自我批判”作为驱动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“自我批判”造就了华为——“企业还能向前走多远,取决于还能坚持自我批判多久”——新钢铁同样需要运用自我批判,科学对待成绩,系统查找问题,坚守“底线思维”,真正践行“居安思危 居危思存”。

   任何一家谋划长远发展的公司都需要坚持持续改进。一方面,形势不断变化、环境日新月异,倒逼企业持续改进;另一方面,历史证明,没有完美的企业、没有永远的第一,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、慢进也退,唯有积极、持续进行自我改进,争当行业引领者,增强核心竞争力,企业才能在保持生存、长远发展上占据更多主动。

    事业成败,关键在人。极致对标是一项系统工程,更是一项全员工程。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保障、思想激励、平台建设、组织方式,形成上下协同、全员联动、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,才能将“极致对标”理念贯彻和落实到生产经营全过程、各环节,从而助力企业实现螺旋上升、良性发展。

  “极致对标”要切实推进“三项对标”,即观念对标、方法对标、高质量对标。

  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。“极致对标”首先要做到观念对标,尤其要防止思想躺平、思维僵化,杜绝因循守旧、照本宣科,必须始终保持“终身学习”的状态、“做到引领”的心态、“追求极致”的姿态,与时俱进,求真务实,敢为人先,主动贯彻新思想,掌握新技术,树立新目标,并全力付之于实践、转化为实绩。

   工作抓得牢不牢、推得快不快,关键原因在于方法用得对不对。对标工作要见实效,不能停留在思想领悟、宣传口号上,而是要落实在方法和行动上。对标先进典型,我们要摒弃“讲客观”“找外因”观念,坚持“对真标,真对标”原则,既找准差距又找对更好改进指标、更好促进对标的方法,合理运用到自身的各项工作中去。同时,还要强化问题导向,积极践行“一线工作法”,深入调研,问计基层,做到有的放矢、精准施策,才能稳步推进极致对标工作。

    高质量发展是履行国企使命的责任担当,也是打造“百年老店”的必由之路;极致对标既要紧紧围绕提升当期效益,更要充分聚焦推动长远发展。因此,细致解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、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、学习参照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先进,把牢“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”的政治导向以及“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”的发展趋势,为企业进一步厘清适用于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与战略提供有力支撑,同样也是“极致对标”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
   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、复杂的行业形势和多变的外部环境,我们更要紧紧把住稳中求进的基本原则,切实践行“认清自我 依靠自我 突破自我”,切实发扬“主动协同 追求极致”的企业作风以及奋斗精神、担当精神、斗争精神,切实落实“指标争先”“极致对标”各项任务措施,将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